您现在的位置: > 诊疗科室 > 内科 >

监测血糖要关注什么误区

来源:未知 时间:2019-03-03 14:54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自我监测与管理,先要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糖尿病存在“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的情况症状、身体乏力与否,还要定期检查心脏大小、节律,观察下肢情况,看有无浮肿,眼底是否出现问题,是否有皮肤溃疡这些问题。

有的化验指标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监测自身情况,其中有的患者可在家自己做,如测血糖,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浓度,可帮助患者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

病情较稳定、血糖控制比较好的糖尿病患者,一个月可监测五次至七次左右,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夜间血糖,每次监测一种血糖便可。

血糖不易控制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或是胰岛素功能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则要增加监测次数,有的甚至要每天监测四次至八次左右,如在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夜间一两点钟。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

生活中,除了自我监测血糖外,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情况对于监测糖尿病是否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也较重要。因糖尿病患者易血压升高,进而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患者对此不能大意。

除了血糖、血压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自行监测的项目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监测也很重要,但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些监测必须要到医院去做。其中,糖化血化蛋白可以稳定地反映人两三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水平,反映体内葡萄糖代谢的情况。根据化验,医生能判断患者的保健方案是否有效,吃得是否合适,运动是否得当,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需给患者调整治疗。

有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的化验指标也只有医院才能做,如尿糖、尿酮、尿微量蛋白,虽然都有相应的试纸,在家就可以做,但效果很难做到准确。如尿微量蛋白可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一般三个月左右检测一次,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监测频率要更高,这一指标的测定在医院化验室才能进行。

有的糖尿病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测糖化血化蛋白,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人的总体血糖情况。

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使血糖仪不能读数时,这种情况需多注意了,需要快一点去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要查酮体,再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先要学会操作,避免操作不当致测定结果不准。

此外,患者要多注意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对控制血糖比较重要,得勤“迈开腿”。较多糖尿病患者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却忽略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实际上,血糖低则不宜运动,否则可能晕倒。此外,运动中假如出现头晕这些低血糖症状,要立即停下来;及时服用一些糖来使血糖达到正常值。